想起一個故事:
在遠古的一個王國中,國王正為王宮中的鼠患費神。
老鼠從偌大的穀倉開始繁殖壯大,倍數增長,已是四處可見,一位聰明的大臣提出以貓驅鼠,眾人稱是。
於是找來了貓,過了段時間,鼠患解決了。可惜,日子一久,龍椅便被貓佔了。
然後,大家都懂得續下去了:以狗趕貓,虎驅狗,獅驅虎,象驅獅…最後是鼠回來趕象。
繞了一個圈,結果是原地踏步。現實,有時候也是一樣。
一家企業,發生了問題,尋求了一個方案。推行後,發覺出現新方案帶來了新的問題。於是繼續想辦法,郤是愈鑽愈深。
比方說,公司為了提升「競爭力」,增加了一個新的部門。部門為了實現在公司的價值,建議推行一系列的工作。為了進行這些工作,招聘了新的人手,又找來了顧問幫忙。工作開展不久,發現建議要能完成,必需電腦系統能配合,於是又投資電腦系統。電腦系統投資後,系統又需要專人管理。於是人手又增加了。人手增加了後,協調的時間及統籌工作又增多了。
沒完沒了地,人手多了,成本增加了,到底競爭力是否提升了?改變之後,是否得到原來預期的成效或回報?
當你的機構進行改善時,有沒有跌為這個循環中呢?有辦法跳出這個循環嗎?
給你們一點提示:凡事先想其因果關係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。當你將事件推展的時間推遠一點時,情況又會有甚麼變化呢?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