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罷《星期二檔案》,想到了社企的運作模式。
這一集的專題是「庭恩兒童中心」的創辦人黃家寧夫婦,他們為了辦好這所非牟利的語言治賀中心,努力經營餐廳及高級朱古力的零售業務,把盈利用在中心的運作上,幫助經濟上不能負擔私人經營的語言治療師,及長期等候政府服務的有需要人士。
是令人感動的一對,為的只是這是一件該做的事,亦用以記念自己的愛兒。
相對於那些身家豐厚,找點善事來做的人,以金錢來積點福的人(註:就是「有心為善,雖善不賞」的那一類),真是高尚萬千倍。
從黃氏想到現在很多的非牟利機構及社會企業。前者依靠政府及各界的捐款作營運開支;而後者則以商業模式運作,自我滾動地成長。
我總認為現在「靠阿公」的非牟利社會福利機構模式,並非長久的做法(雖然已維持幾十年),不但令政府負擔很大,亦容易令機構變得官僚及過於制度化,缺乏彈性及不能靈活回應社會的需要。
社會企業的出現,以市場運作模式推動社會改革,針對特定的社會問題。(模式見下圖)
庭恩兒童中心的做法,是自付盈虧以外的一個選擇,亦是商業與福利事業互連的好方法(見下圖)。這個模式,以社會服務的單位為核心,各商業項目則是尋找運作資金的手法,是服務的「水源」。
本地有一家社企希望在內地農村能培訓上百萬的教師,並以社會企業的模式進行,但仍沒有一個良好的方案,現時還是在籌集經費。
我想,可以把思想開闊一點,辦一所高價的學校(例如在國內辦國際學校),然後將盈利作為教育農村老師之用。這樣是否更實在並可行呢?
photo: news.163.com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