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多年前的一個八月二日的中午,我收到了香港大學發給我的收生信。下午便匆匆趕到醫院去,老師得了癌症,當時已是末期。
孫瑞清老師是我的小學老師。在小二時,她開始進入了我的世界,做了我班的主任老師,教中文科。當年的老師都表現得比較嚴肅及權威,對小二的我來說,孫老師是個比較人性化的人物。她會給我們說說自己的生活經驗,談談她小時候來香港如何克服不懂廣東話的問題。對小小年紀的我來說,從她身上,我學到了如何面對困境,如何自強。
她也是個要求高的人。小二那年是我學習中文字最多的一年,因為老師特別編排了一此課節來教導我們辨別近似的字,像「已」和「己」、「辦」和「辨」等。一年下來,筆記也填滿了兩部習作本。對當年的我們來說,是十分大的挑戰。
老師與我們的關係亦像家人朋友,會讓我們一群頑皮的學生到她家玩樂。是小四開始吧,我們一班小學生會每到長假期時,便會乘渡輪「過海」探望老師。一班小朋友在她家嘻哈大笑一番,好不熱閙。當然,探望後的四出游玩才是最大的樂趣。
小學畢業是人生大事,同學們忙碌地交換「紀念冊」寫下互相鼓勵的說話並留下通訊資料。那些「友誼永固」、「人如小鳥處處飛,但願友誼永不離」等等的話,現在看起來也只有淡然一笑。
老師們留給我的說話,大都離不開「學問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之類。
孫老師寫給我的一段,郤始終深刻:
每個人,都會開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,要求他的朋友應要具備那些美德與良好品格。但郤很少人願照著自己的清單,去培養自己的品德。
對當年的我來說,是當頭棒喝。二十多年來,這段說話成了我的座右銘。
步入高中,已較少與孫老師聯絡。
二十年多年前這個八月二日的下午,我帶著大學的收生信趕到了醫院。因為我曾應承老師,收到大學的通知會立刻告訴她。
看到她時,老師已在昏迷多時。身上插著喉管,很虛弱。人到了,也不知該做些甚麼,只好在老師耳邊輕聲告訴她:「老師放心,我入大學了。」
那夜,收到她女兒的電話。老師離世了。
生命影響生命!
孫瑞清老師教導我的,不單是學科上的知識,而是作人處世的態度。
老師,謝謝你!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