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,在不同渠道都聽到有關社會企業的聲音。有民間的、有政府的,亦有社會服務界的聲音。
由於接觸社企多了,所以對社企的認識也多了一點。
開始時,可說是被政府的說法誤導了,認為社企只是幫助弱勢社群,能在商業運作模式下生存的機構罷了。所以,可能是受支助的,而且應該是非牟利的。
今天,看多了也界各地不同社企的故事及例子,我深深感受到,社企其實並非新鮮的事物,只是以往沒有這樣的一個「名堂」罷了。
社會企業是有二重或三重結算面(Bottom-lines)的商業機構,
- 財務上的盈利:商業運作的基本要求,否則不能獨立生存下去
- 對社會的貢獻:每一家社企的成立,都有其希望能解決的社會問題或想改變的社會況狀。這一點亦是社企比較其他商業機構特別之處。
- 環保上的效益:有些人認為社企亦應具備對環保的使命。這一點暫時是見仁見智,但不失是一件好事。
也許再簡單一點地說,社企是由有心人,為改變世界而開創的事業。
如果你想知多一點,可看一下下面的視象。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Muhammad Yunus 的 Grameen Bank 及其他例子,可令你對社企多些了解。
發佈留言